《我在北京送快递》记录了打工人胡安焉所做过的19份工作。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他将工作的点滴和生活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工作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资料图)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此前,我们发起了「走南闯北的19份工作,快递员胡安焉的“打工十年 |”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我在北京送快递》样书。十天后,三位读者都已经阅读完,并写下了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看法,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在这本书中,读者能阅读到“底层”打工人近十年的工作境遇与社会观察,了解兼具“写作者”与“快递员”双重身份的胡安焉如何经营他的多面人生,以及重新思考在自由与工作达成平衡的路径。
《我在北京送快递》
胡安焉 著
浦睿文化,2023年3月出品
从工作到生存,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平衡术
文/遥牧
“在漆黑和安静的校园里跑步,曾带给我某些美好的感受……我当然相信科学,但同时坚信那些美好的感受并非完全来自化学成分。比如湿润的泥土和草木散发出的气味,这在白天很难闻到。大多数虫鸣在白天也听不到。”第一次被胡安焉的文字打动,是偶然间看到他在豆瓣上发布的一篇日记。他的文字风格并不完全朴素平实,时常能在某些角落,看到一丝感性的跃动。
半年后,他的这本关于工作的回忆录出版了,书中主要写了他在物流公司做快递员的经历,详细介绍了他从事过的各种工作与大致的生活图景。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胡安焉换过十九份工作,但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从没放弃过写作。胡安焉曾在多地辗转谋生,“流浪和创作”构成了他生活的两个主题。于是,一种巨大的好奇不免升起:到底是为什么,他会选择这样的生活?
他的学历没有很高,年龄比较大,有点不善言辞。但他正直善良、认真负责,对于职场上不道德的行为,即使无法检举,也尽量洁身自好,没有因为命运的颠沛流离而自我放弃,依然保持乐观和勇气。胡安焉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上海打工时,尽管月休只有四天,依旧用这些时间游历了不少周围的城市。他喜欢思考,会在生活间隙把自己碎片式的想法记录下来,在工作之余,一直坚持阅读与写作。
受疫情影响,许多上班族们开始重新思考自我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复杂的人际交往和职场的尔虞我诈也让年轻人重新评估曾不被看好的体力活工作。“理想与自由”结束后,就业焦虑转化为了生存焦虑,面临的生活资料压力,大家选择重返劳动力市场。本书中的胡安焉也是如此,退出网店的经营后,因储蓄即将见底,他不得已去做了物流公司的工作,过上日夜颠倒、几乎不需要社交的生活。在这里,他的工作评价是“很苦很累,但人际环境很舒适”。
本书的最后,胡安焉特别提到了一位在文学上的榜样——同样身处困境却以写作为生的利蒂西娅女士,因为“在毫无希望的绝境中的爱,这是照亮生命的光”。继承了这种在困局迷茫中依然心向阳光的人生态度,他感激所有打工的经历。
“工作是生存的手段,不是人生的目的”,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折腾”是在虚掷光阴:“这个时候假如亚历山大大帝来问我需要什么,我也会说,别挡我的光线就好。”
我相信,对于此刻的胡安焉,他已经找到了与世界抗争的方法——从前只能无助地向外撑伞挡雨,如今写作成了他向内追寻平静的自救之路,使他更了解自己,也让他重获了自信和生存的力量。正如他所述,“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决定意义”。身为读者,我们都为他高兴,而我们也应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平衡术。
社恐打工人的“生存与命运”
文/再见et
在《我在北京送快递》一书中,胡安焉流畅地把在物流公司工作的相关问题呈现了出来:小妹、孕妇、摸鱼的人、如何评级、如何换岗位、如何赚小便宜……这些工作的细节悉数跃然纸上,尤其是在s公司的那段经历,描绘得生动详实。
胡安焉曾坦言,“渐渐地,我在工作中陷入一种负面情绪里。我发现小区有的好送有的不好送,谁送了好送的别人就得送不好送的,同事之间就像零和博弈——要不就你好,要不就我好,但不能大家都好”,他因此变得急躁且易怒。从“雇主控制”、“等级控制”再到“技术控制”,每日晨会、硬性的上班时间段、事故或异常情况处理、赔偿与换班,退货风险等,让“社恐”的胡安焉疲于奔命,这让他深感不自由,甚至把工作直接定义为自由的敌人,尽管我并不认同却十分理解。
更让我好奇的,是胡安焉的社恐问题。书中多次提到“我有社恐,我不去计较”。明明他在几乎每一份工作中都能受到表扬,无论是送快递,还是其他工作,要么得到了职位晋升,要么收获了不错的人缘。胡安焉也做过几次生意,看上去又是一段和“社交恐惧”无甚关联的经历。我想,或许他并不是社恐,只是厌恶社会的龃龉,厌恶职场上的勾心斗角。
我对胡安焉的三段经历都有很深的印象:第一段是品骏解散,作者快乐起来了,后记里这样描绘:“仅从南边的玻璃墙透进一些折射的阳光,维持着昏暗的可见度。于是,和另一边灯火通明的经营区相比,那里就像剧院里被幕布遮挡的后台。对我来说,在那里度过的时刻是隽永的”。在风险面前,我们也许没有太大能力,但在风暴抵达之前,又足够乐观。
第二段是胡安焉在上海的经历,“有时候我都分不清Y是爱这份工作还是恨这份工作,我觉得她有些做法像是在惩罚自己,顺带也惩罚我们。我们打工人当然不喜欢加班,何况J、S和我都是天性比较散漫、缺乏进取心的人,我们都不喜欢做销售”。这一段其实更能体现现代人的状态,当人浸泡在一段工作中,无论如何都很难把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从中隔离出来,换言之,“我”虽没有介入Y,J和另外两个“小偷”一般的同事间,但外部压力无形中加深了工作的无意义,长久以来的内耗反过来影响了胡安焉对Y,S的看法和评价。
第三段是阅读,打工诗人陆续走进公众的视野:可能满身淤泥,可能未登殿堂,但更期待书籍,更期待书籍带给的某种意义上的“落后”。上完十二个小时的夜班后,他还会继续看书。在写作时,胡安焉时刻保持着谨慎的自省,不转向优越感的炫耀,从他众多的工作经验中,重新考虑人的境况,这在全书的尾声尤为突出。利蒂希亚女士形象化了胡安焉想要又不可得的那种积极向上,在免于审视外部生命危险性的同时,实践主义令他不至于走向自我的坍缩。
这是阅读的力量,又不止是阅读的力量。绝对的自我必然是死路,从工作出发,能够积极实践,照见历史,体恤生命,拥有一个“生存与命运”的体验,已然足够值得。
致那位不知名的打工人
文/宋梓冉
看完打工人胡安焉的新书《我在北京送快递》很有感触,这不是那种“表面描写底层但内心鄙夷”的书,也不是单纯描绘苦难的刻意迎合,而是某种淳朴真挚但充满哲理的文字,是某种微弱但充满力量的呐喊,更是能唤起一些类似经历的共鸣。
作者胡安焉是一位本身就具备很强写作能力的人,经过底层的多年锤炼,他终于找到了恰如其分的爆发点。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他从事物流分拣与送快递的经历,不仅有辛苦的工作凝成“油墨”力透纸背,更有豁达的姿态生成的“幽默”令人动容。而后半部分则密密麻麻回忆了他做过的十九份工作,作者看似在不断更换和重复中“疲于奔命”,但从未停止过“修炼内心”——在延续真诚和幽默的基础上,他在劳累和卑微的工作中始终保持乐观清醒,在有限和局促的选择下坚持读书、思考和写作,从而获得了更高层级的思想自由。
我不想以“高高在上”的评论者或是“吃瓜看戏”的看客姿态来谈这本书,恰好遇到某位打工人的倾诉交流,于是试着对胡安焉的思想进行一点浅薄的学习和实践——
当时我在社交软件收到一条私信,“有些事不知道能跟谁说,想来想去就跟你说一下吧”,是某位打工人因职场PUA而写下的憋屈与苦闷。我和对方并未见过面,但曾通过作品进行过“抽象交流”。这一刻对方对我这位“陌生人”的敞开心扉,让我思索良久。我也曾完整地经历过市场的盛衰变迁。在我看来,衰退的本质,是行业因无力创新而产生了“瓶颈”,但真正能产生颠覆性的创新谈何容易?这不是仅靠增加员工劳动强度、下达无法完成的任务、提出苛刻的负面考核能解决的。PUA能夺走的,是可怜的自信心和剩余价值,可“创作”显然是无法通过打压来促进的。过硬的谋生技艺和作为“人”的属性是无法被夺走的。
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用户,清醒为上,徒劳追逐落日余晖难借萤烛之火,许久奔跑之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继续保持热爱。希望借本书与那位不知名的打工人共勉。